央視網消息:國家藥監局8日正式發布《中藥生產監督管理專門規定》,對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成藥、實施審批管理的中藥材、實施備案管理的中藥提取物等中藥的生產監管提出新要求,主要聚焦中藥材源頭質量和生產的關鍵環節,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鼓勵企業進行生產改造升級,推進數智化轉型。新規定將于202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國家藥監局表示,新規定是在藥品生產監管通行要求和現行中藥監管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中藥生產過程控制。
據了解,《中藥生產規定》主要涵蓋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成藥、實施審批管理的中藥材、實施備案管理的中藥提取物等中藥的生產及監督管理。
我國中藥市場規模超7000億元
記者在進一步的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我國中藥產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相關統計顯示,我國中藥生產企業近5000家,全國中藥市場規模超過7000億元,2024年中藥飲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6%,近年來,我國中醫藥進出口貿易總額和數量均持續增長,年復合增長率約10%左右。
據了解,我國中醫藥進出口貿易總額和數量近年來均持續增長,年復合增長率約10%左右;中醫藥已傳播至196個國家和地區,29個國家和地區出臺了傳統醫學法律法規。
相關統計顯示,我國從2020年—2024年,最近五年來我國中醫藥產品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從58.8億美元增長至83.8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9.3%;進出口數量從62.7萬噸增長至92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0%。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