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任務。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新時代統一戰線作為黨的強大法寶,能夠有效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整合各類資源,為城鄉融合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是新時代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戰略布局,其核心在于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壁壘,構建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和產業協同共進、公共服務均衡覆蓋、生態環境共建共享的新型城鄉關系。它不是簡單的城鄉空間連接或經濟互動,而是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多維度的系統性重構,蘊含著深刻的新時代內涵。統一戰線在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中具有獨特優勢。
一是具有整合城鄉資源的優勢。統一戰線成員分布廣泛,資源積累豐富,能夠為城鄉產業融合發展注入充裕的資金與技術力量,有力促進城鄉產業協同創新。統一戰線人才濟濟,具有豐富的智力資源,可為城鄉規劃、農業科技研發、鄉村治理等諸多領域提供精準專業的智力服務,切實提升城鄉發展的科學性與可持續性。統一戰線能夠充分發揮其協調溝通的作用,打破城鄉資源配置的固有壁壘,積極推動城市的人才、資金、技術等核心要素向農村有序合理流動,引導城市優質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資源向農村延伸覆蓋,實現資源共享。統一戰線能深度挖掘農村的土地、勞動力、生態等資源潛力,促進其與城市市場的高效對接,大幅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城鄉土地資源的優化整合。
二是具有凝聚城鄉融合發展共識的優勢。統一戰線能夠有效引導廣大成員深刻領會城鄉融合發展的重大意義與迫切需求,廣泛凝聚各方智慧與強大力量,充分激發各方參與城鄉融合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堅實穩固的共同思想基礎。統一戰線成員分布廣泛,與社會各階層聯系緊密,具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與傳播輻射能力。他們積極主動的宣傳和廣泛深入的動員,可以顯著提高城鄉融合發展政策的社會知曉度與民眾認同感,共同營造全社會高度關心、廣泛參與城鄉融合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是具有協調城鄉利益關系的優勢。統一戰線通過有效的溝通協商,精心組織城鄉各方利益代表進行坦誠深入的對話交流,及時了解和準確反映城鄉居民的利益訴求,妥善協調解決利益分配不均衡等突出問題。統一戰線通過提出具有建設性、針對性的意見建議,有力推動相關部門不斷改進工作,確保城鄉融合發展各項政策措施真正公平公正地惠及城鄉全體居民,有力促進城鄉公平和諧發展。
四是具有促進城鄉文化融合的優勢。統一戰線通過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城鄉文化交流活動,能夠有效促進城市文化與農村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借鑒、相互融合發展。統一戰線的成員深入挖掘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緊密結合現代時尚元素進行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精心打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與市場競爭力的文化品牌,積極推動城市文化產業與農村豐富文化資源深度融合,發展鄉村文化旅游和創意農業等新興業態,激發城鄉文化發展活力和創新動力。
城鄉融合發展是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和戰略選擇,通過加強城鄉規劃統籌,制定科學合理的城鄉總體規劃,構建城鄉一體的發展空間格局,引導城鄉資源合理分布和高效利用。我們應當運用新時代統一戰線強大法寶,以新時代統戰優勢賦能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一要加強黨的領導,健全統籌協調工作新機制。強化黨委對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工作的領導,建立各方參與的合力工作體制。成立由統戰部牽頭,發改、農業農村、住建、財政、人社等多部門組成的城鄉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城鄉融合發展的政策落實。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加強部門間的數據交換和溝通協作,保障工作中重大問題的解決。
二要強化資源整合,構建資源要素暢通新機制。建立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平臺,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依法推進土地資源流轉。創新金融服務方式,設立城鄉融合發展專項資金,吸引社會資本,建立市場化資金投入機制。搭建城鄉人才交流合作平臺,拓寬人才供需對接渠道,鼓勵城市人才到農村掛職、開展技術服務和創業創新,提升農村人才的素質和能力。
三要注重多方參與,完善產業協同發展新機制。加強城鄉產業發展規劃的統籌銜接,制定一體化的產業發展規劃,推動城鄉產業深度合作、協同發展。鼓勵城市產業園區與農村產業園區開展共建合作,推進城市產業向農村有序轉移,帶動農村產業升級和就業增收。培育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打造城鄉文旅融合的新名片,提升產業發展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四要增強民主協商,健全政策支持保障新機制。加強統戰部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共同研究制定支持城鄉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政策落實跟蹤評估機制,加強對城鄉融合發展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政策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對在城鄉融合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統戰成員和相關企業、社會組織給予表彰獎勵,激發各方參與城鄉融合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要營造和諧氛圍,創新多方參與治理新機制。開展基層民主協商,就民眾關切的問題聽取意見建議,解決城鄉融合發展中的難題。搭建各類社會參與平臺,引導統戰成員參與志愿服務,為城鄉居民提供醫療、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優質服務,提高均等化服務水平。引導和支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黨外人士參與城鄉社會治理,調處化解矛盾糾紛,提高城鄉社會治理的水平和效能。
[作者單位:阜陽市委黨校(行政學院)]
責任編輯:王振華